住院患者“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”是评判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重要标准之一,一直是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控重点指标。也是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合理用药核心指标[1]。
从“力争控制在40 DDDs以下”[2]到“控制在40 DDDs以下”[3]到“纳入医院评审、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等工作,并适当加大考核权重,发挥指挥棒作用”[4]再到“不超过40 DDDs,且数值应逐步降低”[1],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那么,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究竟是什么?具体怎么计算?又有哪些有效控制策略可以降低它呢?请听药师细细道来。
相关定义及特点1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:指住院患者每100人每天消耗抗菌药物的DDDs。常用来评价住院患者人群暴露于抗菌药物的广度(使用的普遍性)和深度(使用的剂量),利于临床合理、规范应用抗菌药物,从而减少耐药菌的产生。
2 DDD数(DDDs):指抗菌药物累计DDD数,可反映不同年度的用药动态和用药结构,某抗菌药物DDDs大,说明用药频度高,用药强度大,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大。
3 DDD:限定日剂量,指一个药品主要用于治疗目的的成人的药物平均日剂量。是世卫组织推荐的一种测量药物利用的单位,每种抗菌药物的DDD值为定值。借助DDD值,不同给药途径及剂量单位的抗菌药物可比较或累加。DDD值可在WHO网址上查询,若无明确DDD值的抗菌药物,可参照说明书或国家卫健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提供的数据,WHO会定期对DDD值进行更新。临床常用抗菌药物DDD值见文末表1。
计算公式
主要影响因素1 抗菌药物日使用剂量:每个抗菌药物每日使用剂量(包括单次剂量大、给药频次多)越大,累计DDD数越大,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越高。2 抗菌药物DDD值高:每个抗菌药物DDD值越高,累计DDD数越大,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越高。3 抗菌药物使用疗程:抗菌药物使用疗程越长,累计DDD数越大,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越高。4 联合用药: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越多,累计DDD数越大,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越高。
有效控制策略策略1:减少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
1 如大多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、儿童手足口病等无需使用抗菌药物。
2 围术期及特殊诊疗操作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参考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(2015年版)》,如清洁手术(Ⅰ类切口)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,部分特殊诊疗操作不推荐预防用药。
策略2:减少抗菌药物日使用量
根据患者病情、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等,结合循证医学证据制定适宜的方案,使用最小有效日剂量或指南同等推荐下日DDD较少的药物。
策略3:合理的抗感染疗程
1 存在高危因素的清洁手术(Ⅰ类切口),手术时间较短(<2小时)在术前给药1次即可。绝大部分清洁手术、清洁污染和污染手术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,心脏手术和污染手术必要时可视情况延长至48小时。所有手术的高危因素只是预防用药的依据,而非延长疗程的依据。过度延长用药时间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,且用药时间超过48小时,耐药菌感染机会增加。医院感控才是防止手术部位感染的关键。
2 及时评估,合理把握疗程,避免长疗程用药。
3 结合患者病情,可序贯治疗者转为口服用药。把控好出院带药,可在出院带药开具。
策略4: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
1 能单用尽量单用,如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可覆盖厌氧菌,一般不需联合硝基咪唑类等抗厌氧菌药物,特殊情况除外。
2 确有联用指征时宜选用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的药物联合,如青霉素类、头孢菌素类或其他β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联合。
3 严格控制联合用药种类,通常采用2药联合,≥3种药物联合仅适用于个别情况,如多种细菌真菌混合重症感染、结核病的治疗。
策略5:有效控制院内感染,从源头遏制细菌传播;持续健全耐药监测数据,优化治疗方案选择。
策略6:增加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
1 建议加快周转,增加收治患者人数,尽量不要挤占床位。
需要特别强调的是,抗菌药物合理选用是大原则,药品安全、有效及经济是选择标准,绝不能简单地根据每日DDDs多少来选用抗菌药物品种!
临床常见抗菌药物的DDD值表1 临床常见抗菌药物的DDD值[6-7]
综上,本文就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相关定义、如何快速正确计算、主要影响因素及有效控制策略进行了阐述,供广大医务人员学习参考,共同致力于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。